
山大校园上空的闪电·物理学院宋洪晓
这张照片“山大校园上空的闪电”以山东大学校园内的学人大厦为前景,捕捉到了壮观的雷电现象,云彩被雷电照亮,地面上楼房内的灯光与天空中强对流天气中的电闪雷鸣形成了鲜明对比。
雷电的产生原理与积雨云中电荷的分离有关。在积雨云中,由于冰晶和过冷水滴的碰撞、摩擦以及空气对流等作用,使得云中产生正负电荷。较轻的正电荷通常聚集在云层上方,而较重的负电荷则聚集在云层底部。当云层中的电场强度足够大时,能够击穿空气,开始游离放电,形成我们所说的闪电。
拍摄这样的雷电照片通常采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类似于“守株待兔”的策略。摄影师需要使用三脚架来保持相机稳定,并设置相机为手动模式,选择一个较小的光圈值(例如F12或更小)以确保足够的景深,使画面中的雷电和前景都清晰可见。ISO感光度建议设置在100-400之间,以减少噪点的产生。曝光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在20-30秒之间,或者使用B门进行更自由的控制。由于闪电的不可预测性,摄影师需要耐心等待,并在安全的地点进行拍摄,避免直接暴露在雷电活动区域。
在拍摄过程中,构图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增添一些前景或背景元素,如建筑物的轮廓、地面或水面的反射,可以丰富画面内容,增强闪电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通过这样的拍摄技巧和耐心等待,摄影师能够捕捉到雷电那一瞬间的自然力量,将这种壮观的自然现象永久地记录下来。